刻铜兴于清朝的中晚期,以阴刻、阳刻、双钩线刻为主,在工艺上吸取了平雕、竹刻、篆刻的技法,融雕、镂、刻、镶、磨等工艺于一身,汇诗、书、画、印成一器。有着极浑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。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。
杜氏刻铜工艺对制作人的书画创作、理解水平、文化艺术修养有较高的要求,其构图选材既有传统内容,更有反映同时代社会生活现状、民间民俗风貌、文化艺术成就之类的题材,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。杜氏刻铜工艺从第一代传承人杜星景先生算起,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,它在阜阳所在的皖北地区有着重要影响,成为安徽地区最为精湛、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技艺之一。杜氏刻铜工艺作为皖北地区孕生、繁衍起来的一朵艺术奇葩,近百年来也成为阜阳地区非遗项目中的代表作之一。
工匠凝神,铁笔铜书,刻铜工艺薪火相传
阜阳“杜氏刻铜”传承人杜平
精美绝伦,匠心独具的刻铜作品
刻铜作品《插瓶》
刻铜作品《墨盒》